首页 > 实时讯息 >

常州钟楼区一免费运动场改造后要收费,街道回应

更新时间:2025-07-25 10:17:00

日前,常州市民殷先生向现代快报(报料邮箱:xdkb123@163.com)“快快帮”栏目反映,常州钟楼区的中吴大桥南引桥下的运动场地,自2008年建成以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为周边居民运动休闲提供了方便。几个月前运动场地进行维修,如今场地被铁丝网围了起来,还悬挂了收费标准,开始收费。对此,殷先生和周边居民都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这样的做法侵占了老百姓的利益,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个说法。

居民:运动场免费开放十几年,修缮后要收费

7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殷先生所说的这片运动场,只见足球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场三块场地,都被铁丝网包围,周边有一些健身器材,空地上还摆放了一些桌椅板凳。乒乓球场大门敞开,可以随意出入;足球场铁门虽然有两把挂锁,但还是可以推开进入场地;篮球场铁门安装了电子锁,大门紧闭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进入。

现场的运动场管理制度告示牌显示,乒乓球场是全时段免费开放,足球场不定期安排免费公益课程,篮球场一栏则写了每天两个免费开放时间段,下面还有各场地不同时间段的收费标准。其中,足球场包场价格为2小时200元到300元不等,散客20元/人/场(学生优惠价15元/人/场);篮球场包场价格为2小时80元,散客5元/人/场。

“这片运动场地从2008年建好以后就一直免费开放的,周边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来运动,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居民,这里是他们饭后休闲散步、聚会聊天的好去处。”殷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前段时间这里开始维修,他们很开心,没想到维修完成后变成了收费的经营场所。

对此,周边的居民纷纷表示不能接受。经常来活动的居民赵先生认为,这片场地在没有公示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突然改成收费运动场,侵占了老百姓的利益,不符合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衷。

调查:场地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引入民间资本

记者随后从钟楼区五星街道了解到,中吴大桥南引桥下、三堡街西首这片运动场地,占地面积约为1545平方米。原有场地人工草坪、塑胶地垫以及围网破损十分严重,已不适宜进行体育运动,且存在不少安全隐患。2025年3月起,在常州市体育局、钟楼区文体旅局的指导下,五星街道及辖区村委进行协调,对该片场地进行了智能化提升改造。

据了解,智能球场改造提升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智能系统推荐、智慧运营中心、智能控制以及数字化平台与运行管理系统的应用。改造后,通过智慧场馆平台,实现建筑内所有智能化设备的互联互通。这个平台能够实时监控和展示人员出入口视频、人流的实时及趋势数据动态、入场人次和售票总数等数据分析。

“改造前我们向钟楼区相关部门申请报备,都是符合手续和流程的。”运动场地改造项目负责人陆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场地于2025年6月初基本完工,改造后的五人制足球场是常州首个户外智能化运动场,也是钟楼区引入民营资本投资改造嵌入式体育运动场地的试点项目。

记者随后向城管部门了解得知,中吴大桥下这片运动场地,当初规划以及2008年建成后就一直是运动场,这次改造没有改变场地性质,不需要公示征求意见。此外,钟楼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运动场收费不需要备案和审核,只需要明码标价即可。

回应:有免费开放时段,收益用于公益和设备维护

对于殷先生等人认为运动场地由免费变成收费,是侵占老百姓利益的说法,五星街道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运动场地除足球场和篮球场在部分时间段收费外,其余时间场地使用都是免费的。

据悉,篮球场免费开放时段为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点到9点半,以及下午1点半到2点半;足球场免费开放时段为中午12点到下午1点。

对此部分市民质疑免费开放时间段太少,陆女士表示今后可能会根据运营情况进行调整。“现在虽然每天2个小时免费开放,但实际执行并没有那么严格,比如早到的市民可以提前进入场地活动。”

陆女士介绍,参与运动场地改造和后期管理的民营资本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意味着民营资本是不能从这个项目中获取利润的。“目前试运行一个月时间,每天的收入还覆盖不了人工和水电的成本,更别说前期投入的改造费用了。即使后期有了利润,这些利润也必须全部用到场地的再提升方面。”陆女士说。

“部分场地收费也是为了更好地把运动场维护好,服务周边的居民,场地收费将用于公益性课程、设施设备维护和人员管理,让运动场地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五星街道负责人表示,可能前期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让市民对运动场的情况了解不是很清楚,管理方将做好解释工作,也希望得到市民们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现代快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