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平凡身影传递温暖力量,或是真诚的善意关怀,或是无声的守望相助,或是挺身而出的担当。7月9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门诊市南护理单元主管护师刘晓泉、张永强在院前马路上及时伸出援手,为一名心脏骤停患者抢回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医人的医者仁心。
清晨,刚结束夜班的刘晓泉和张永强遇到一位神色焦急的家属:“请问轮椅在哪里租?”刘晓泉在告知租用地点后,出于职业敏感多问了一句:“家人是哪里不舒服吗?”当听到“父亲在车里难受得没法走路”时,两人瞬间警觉——这可能不是普通的行动不便。刚下夜班的疲惫被抛在脑后,他们立即冲出医院大门,来到马路边的出租车上查看患者情况。

车门打开的瞬间,刘晓泉发现患者已双目紧闭、面色如纸,胸廓几乎没有起伏,查看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快!心肺复苏!”二人来不及多想,迅速将患者从出租车内移至马路旁的空地上,张永强立即双膝跪地,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路旁的方寸之地,成了他们与生命竞速的临时战场。“我去叫人!”刘晓泉转身冲向急诊,他心里清楚,快跑一秒,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急诊分诊护士武君、潘智超闻讯立刻携带急救箱赶到医院南门外,由刘晓泉接替进行胸外按压,张永强、潘智超迅速为患者开放气道并使用呼吸囊辅助通气,武君则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了静脉通路。转运平车到达后,众人合力将患者抬至车上,张永强跳上平车继续进行按压,抢救团队以最快速度将患者推到急诊抢救室。

到达抢救室后,患者心律短暂恢复,随即又突发室颤及抽搐,刘晓泉、张永强继续协助团队抢救。虽然患者自主心率及意识成功恢复,但病情极其危重,急诊团队将他转至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团队结合患者病情,实施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机械通气、镇静镇痛、脑保护、抗感染等治疗。经过医院多学科及时合力救治,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担当,早已融入青医人的日常。热心帮助、敏锐发现、果断施救、快速转运、多学科协作救治,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青大附院医护团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医学人文精神。回顾这场生死竞速,刘晓泉和张永强感慨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