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青春之名 赴时代之约

更新时间:2025-05-04 08:07:00

央广网乌鲁木齐5月4日消息(记者姜茸)当五月的风掠过天山之巅,新疆各高校的校园里正涌动着青春的浪潮。值此“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充满活力与诗意的土地,感受新疆高校独特的校园美学与青春气息。

青春与理想交织,大学是梦想的孵化场。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细胞分裂与代码世界的算法碰撞,诠释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图书馆的窗边,晨光与书页共舞,指尖划过的不只是文字,更是通向未来的地图;辩论赛的舞台,逻辑与激情交锋,用声音证明“青年有为,则国有可为”。在这里,青春不是年龄的标签,而是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姿态。

青春与多元碰撞,大学是文化的万花筒。大学的舞台,包容万象:社团招新的展台前,汉服社的衣袂飘飘与机器人社的科技感同框,传统与现代在此握手;草坪音乐节上,摇滚乐队的嘶吼与民谣歌手的低吟交织,青春的旋律跨越风格边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不同肤色的面孔用同一种语言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听见青年的声音。在这里,青春不被定义,只因我们相信:多元,才是世界的底色。

青春与责任同行,大学是时代的答卷人。大学的使命,是向世界发问,更向时代交卷:支教团的旗帜飘扬在乡村小学,用知识为孩子打开一扇窗;科研团队的灯光彻夜不熄,在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奋力追赶;志愿者马甲穿梭在社区、赛场、灾区,用行动诠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这里,青春不是独善其身的浪漫,而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青春与未来相拥,大学是星辰大海的起点。大学的时光,终将化作远行的行囊:毕业典礼上,抛向天空的学士帽带着四年的欢笑与泪水,也承载着“此去山高水长,归来仍是少年”的期许;创业园的孵化器里,年轻团队用PPT讲述改变世界的野心,用代码编织未来的模样;实验室的未完成项目、未发表的论文、未实现的构想,都将成为人生下一站的伏笔。在这里,青春从不畏惧未知,因为我们相信:心怀远方的人,终将抵达远方。

新疆各高校的校园,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青春的舞台。从红湖畔的琅琅书声,到雪莲山下的白衣执甲;从昆仑山下的多元文化交融,到警徽下的热血担当,每一处风景都镌刻着青年的理想与奋斗。这个“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致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热爱与坚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