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后发放工资的时间主要 取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以及实际用工情况。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分析:
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发放时间
劳动合同签订后,工资发放时间通常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从第二个月开始,劳动者有权要求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签订当天,员工通常可以拿到合同,但工资发放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双方的约定。
用工与工资发放
劳动关系的成立是以用工为标准的,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用工关系,工资发放时间也应从用工之日起算。
劳动者在办理入职手续后,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资,这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工资支付周期
用人单位必须每月支付一次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下,每半个月支付一次工资。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综上所述,签订劳动合同后发放工资的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应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救济。建议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工资发放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以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