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保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则
目的: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权益。
定义:公司秘密是指关系公司权力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包括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机密。
义务:公司附属组织和分支机构以及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
保密范围:包括公司重大决策、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决策、内部合同、协议、意见书、可行性报告、重要会议记录、财务预决算报告、财务报表、统计报表、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等。
密级划分:通常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机密级是重要的公司秘密,秘密级是一般的公司秘密。
保密措施
保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应遵循特定程序,由公司行政部或主管副总经理委托专人执行。
员工应遵守保密原则,不泄露不应知悉的公司秘密,不在非指定范围内讨论或传播公司秘密。
对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应限制其知悉范围,并签订保密协议。
监督检查
公司日常保密监督检查工作由行政部负责,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责任人。
办公室应定期检查各部门的保密情况,确保保密制度的执行。
奖励与惩罚
对保守和保护公司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部门或职员实行奖励。
违反保密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的,视情节及危害后果予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至予以除名。
保密责任
公司领导和管理层应带头遵守保密制度,确保保密工作的有效实施。
员工应提高保密意识,妥善保管涉及公司秘密的文件和资料,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公司秘密的安全,防止泄露,从而维护公司的利益和竞争优势。各公司可根据自身情况对保密制度进行细化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