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成文规则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1-12 22:39:52

成文规则是指 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规则,用于供人阅读并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些规则可以是法律、中学生行为规范等正式文件,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例如民族风俗或某些社会习惯。不成文规则则包括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规则,如民族风俗,以及潜规则,后者通常出现在为谋私利而进行的私下交易行为中。

此外,在特定领域如法律解释方面,还存在一些成文的解释规则,例如:

文义规则:

尊重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在条文清晰不模糊的情况下,按照其平直、通常、自然的字面意义进行解释。

黄金规则:

作为文义规则的例外情况,当按照字面解释导致不合理结果,且该结果明显不符合立法机构的原意时,可以变通解释以避免不合理结果。

目的规则:

确定立法机构制定成文法的目的,并以该目的为指导进行解释,这一规则目前被法官更倾向于使用。

在公文处理方面,成文规则还包括:

1. 成文时间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如系联合行文,则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会议通过的重要公文,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2. 成文日期要写明年、月、日,不得简写。行政公文要求必须用汉字书写,位于正文或机关署名下方,右空4字。联合行文时,成文时间的位置有特殊要求,具体格式取决于联合单位的多少。

3. 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识,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两机关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排三个印章,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切,右空2字标识成文日期。

这些规则共同构成了成文规则的不同层面和适用场景,旨在确保规则的明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