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权威发布丨济宁数字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

更新时间:2025-08-29 16:35:00

1

8月2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推动数字强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李家亮

济宁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艳震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段英杰

济宁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庞慧敏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产业科科长

李 冲

邹城市大数据中心主任

1

今年以来,济宁市大数据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按照“1151”数字强市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凝心聚力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数字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狠抓产业发展,聚力壮大数字经济规模。以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机器人“强链”等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和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等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壮大数字经济规模。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加大项目培育力度,建立数字经济项目库,分级分类实施317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推动17个项目纳入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库,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科比特无人机生产基地、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二是坚持企业为核,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举办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机器人产业融链固链对话会、搬运与码垛机器人供需对接会、“工赋济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协同发展;建立企业问题诉求清单,分类施策,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资金、政策等问题诉求43项。三是坚持产业为本,全面贯彻落实“链长制”工作要求,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实施项目落地、上市托举等十个计划,推动建设“一网五中心”产业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一只基金、一批厂房、一个机制、一个通道、一个团队”五个一服务机制,1-7月份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速达到22%。

狠抓改革创新,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专项试点为抓手,坚持系统谋划、先行先试,着力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数据要素市场改革济宁模式。一是在数据供给上加大开拓力度,推动社保、公积金等4类核心数据纳入全省第一批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打造了“全国大蒜贸易”等130个高质量数据集,其中10个数据集获省级奖励。二是在数据流通上加大攻坚力度。按照“先头部企业、后特色集群、再中小企业”三步走的思路,分层次、分领域引导企业开展数据价值化行动。成立数据服务商联盟,推动44家企业在山东省数据交易平台完成数据资产登记,9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评估,评估金额共计5984万元,5家企业成功通过数据资产融资获得授信,授信金额3082万元,累计开发数据产品53个,数据交易规模突破2亿元。三是在数据融合应用上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办赛事、办培训、做指导、做宣传,引导企业在工业制造、商贸物流领域开展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成功举办“数据要素×”大赛济宁选拔赛,打造208个应用案例,其中36个入选省决赛,“融合京杭运河济宁段航道数据,打造内河航运管理服务新模式”场景成功入选国家级示范场景。目前,市大数据局正在争创国家级数据产业集聚区。

狠抓服务质效,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以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为抓手,以数字化赋能治理现代化为方向,全方位推进政务运行“一网协同”、惠企服务“一网支撑”、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一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大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政务服务力度,在政务云成功部署阿里千问、DeepSeek等大模型,逐步实现客服、审批等智能化应用;全领域建设无证明城市,通过数据共享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减免材料162万件。二是持续提升惠企服务效能,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涉企服务事项集成办理,企业办事环节减少90%、精简材料82%、压减时限81%,为企业高质量经营提供坚实保障。三是持续提升机关运行效能,以“山东通”平台为载体,打造10多个机关联办“一件事”,比如内部协同方面,打造校车使用许可“一件事”,公安、交通、教育、审批等4个部门通过“山东通”线上审核联办,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

狠抓底座支撑,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算力、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数字支撑能力,现已建成5G基站18078个,全市数据中心达到21家,算力总规模达到1260P,中国移动鲁南算力网络中心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创新打造鲁南数据标注基地,腾讯—融发产教融合示范园全面投入使用,已培养数据标注人才3000余名,“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赋能数据标注人才培养”案例入选全国首批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在数字强市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加力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济宁市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更多大数据力量。

编辑:张墨盈

审核:孙静、谷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