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合水县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规模化果蔬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着力构建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走进固城镇董家寺村冉来虎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整齐排列的菜苗青翠欲滴,长势旺盛。据了解,冉来虎家共种植4座温室大棚蔬菜,采用科学轮作模式种植时令蔬菜。眼下正值黄瓜采收旺季,他正忙着采摘,望着满棚长势良好的辣椒、黄瓜,他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固城镇董家寺村村民冉来虎说:“我今年种的这四棚菜是一棚黄瓜、一棚辣子、两棚豆角,现在黄瓜上市已经有20几天了,辣子和豆角再有10天半个月就可以上市了,每天天亮,我把黄瓜拿到咱们合水县的批发市场、蔬菜店,销路还可以。”


在老城镇牧家沟村菌菜轮作基地内,工人们正有序开展西红柿苗搭架作业。该基地采取“菌菜轮作”的种植方式,既优化了土壤结构,又为当地村民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老城镇牧家沟村村民白亮说:“这两天在给西红柿搭架,西红柿长势特别好,这个(工作)也很轻松,一天工资140元,一举两得,也能给家里增加些收入,也帮忙把活干了。”


近年来,老城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积极推进菌菜轮作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种植规模、优化技术服务等举措,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契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老城镇副镇长任建锋说:“今年我镇在老城镇菌菜轮作基地种植西红柿40亩,由小塬子村、东关村、牧家沟村联合种植,再有15天左右西红柿全面上市,预计产量30万斤左右,一斤保底价是1块5,预计收入45万元,除去成本15万元,净收入30万元,每个村可分红10万元,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能带动周边群众在基地务工增加收益。”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紧扣市场导向,大力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通过科技赋能、品质提升、渠道拓展等系列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 王一茹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贾静
编 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