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吴曜彤 青岛报道
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创新构建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体系,2025年,街道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扩至27家,洛安生物、紫斐蓝莓、飞普思环保等6家新晋高新技术企业获百万元奖励资金拨付,实现惠企政策向创新动能的高效转化。

精准服务直抵企业创新引擎持续加力
街道创新建立“管家式服务+数字化赋能”双轮驱动机制。对28家规上企业实行“一企一联络员”制度,专业服务管家上半年开展入企服务35次,精准化解用工招聘、政策申报等痛点问题13项,服务时效显著提升。同步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线上平台,企业诉求“一键直达”,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政策落地加速度 助企攀登立标杆
组建由经贸招商、财政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骨干构成的政策宣讲专班,创新推出“政策解读——代办申报——跟踪问效”三维服务体系。以“政策礼包精准送达”专项行动为载体,年内举办政策说明会5场,受益企业覆盖率达82%。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针对申报薄弱环节,创新“材料预审、场景模拟、定制辅导”工作机制,力促惠企政策应享尽享、精准滴灌。
发展生态再优化 亲清护航强筋骨
创新实施“执法监管暖企”新模式,整合经贸招商、市场监管、消防、综合执法等6部门力量,组建联合执法服务队,将日常监管与经营建议有机融合。每季度举行的“政企圆桌会”架起高效沟通桥梁,推动解决停车配套、员工子女入学等8类民生关切问题。通过搭建“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成功促成景程橡胶光伏改造、农业园区深加工等5项跨领域合作,年均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约30万元。
从传统服务到智慧赋能,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张家楼街道正以营商环境的持续升级激活产才融合新动能。当智能生产线遇见万亩蓝莓基地,当跨境电商遇见田园综合体,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正绘就着科技赋能产业、产城融合共生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