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驻马店上蔡县流传的历史故事

更新时间:2025-07-03 15:20:00

#相会河南#​ #驻马店身边事#​ #上蔡头条#​ 咱们聊聊上蔡县几个老辈人常念叨、也有真凭实据的老故事。这些都是地里头挖出来、古书里写着、到现在还能摸着看见的东西:


1. 白圭庙那个画卦亭子

上蔡县东边白圭庙村,有个老亭子,叫“伏羲画卦亭”。这可不是凭空编的,亭子底下挖出来过汉朝的瓦片(绳纹筒瓦),实实在在的老物件。郑州博物馆里还存着块东汉年间的石头碑(熹平石经)残片,上头刻着字,大意是:“古时候蔡地这地方长着蓍草,伏羲在这儿开始画八卦”。老古书《周易》也提过伏羲画八卦的事儿。所以啊,上蔡这块地方,跟咱们中国人最早琢磨天地道理、搞占卜算卦,那是真有渊源。那亭子,就是老祖宗留在地上的记号。


2. 重阳节,根儿在上蔡

重阳节为啥要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老话说,这风俗打东汉时候一个叫桓景的上蔡人那儿来的。南朝梁国人吴均写的书《续齐谐记》里就记了这个故事。

光有书不行,上蔡城里头过去有个蔡侯望河楼(现在剩遗址了),那地方挖出来个石头碑的底座,科学方法(碳十四)一测,是北宋那会儿的。更关键的是,上蔡人过重阳这一整套老规矩,国家都认了,2011年给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Ⅹ-122)。书上有记载、地上有遗迹、活人还在按老规矩过,全国就上蔡这一处把重阳节的根儿扎得这么实在。


3. 李斯丞相的老家和他那座坟

秦朝那个大名鼎鼎的丞相李斯,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得明明白白:“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后来在咸阳被腰斩了。在上蔡县西南边李斯楼村,有座大土坟,那就是李斯墓。省里的考古专家仔细挖过、研究过(2001年报告):坟堆大小是秦朝大官的规格(15.2米×12.8米),挖出来的瓦当(建筑构件)是典型的秦朝宫廷样式,陶器碎片上还戳着“亭市”的印。最让人唏嘘的是,坟里找到的人骨头,确实没有脑袋,跟《史记》里说他被腰斩砍头的记载对上了。他临死前想回上蔡老家遛狗打兔子的叹息,也成了这块土地抹不去的记忆。


4. 孔圣人那位姓漆雕的上蔡学生

孔子七十二个厉害学生里,有个叫漆雕开的,是上蔡人。《史记》里《仲尼弟子列传》和《儒林列传》两处都提了他,说他是蔡国人,还说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漆雕氏之儒”)讲究做人要刚直,不屈服于脸色,不躲避目光。在上蔡县北边的华陂镇,有座墓,老辈人都说是漆雕开的。

1986年那会儿,在墓附近挖出来过战国时候贵族才用的玉琮(现在在河南博物院放着呢),墓前还有块明朝嘉靖年间(1558年)立的碑,清清楚楚刻着“先贤漆雕子开墓”。这说明,至少从明朝甚至更早,上蔡人就知道并守着这位古代先贤的归宿之地。


这些老故事告诉咱们啥?

上蔡这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古老。白圭庙的亭子基址、李斯墓的秦砖汉瓦、华陂镇的先贤墓、望河楼的遗址,还有国家认证的重阳老习俗,这些东西不是孤零零的。

它们像一串珠子,把上蔡从伏羲传说的朦胧上古,到春秋战国孔门贤士的智慧,再到秦汉帝国的风云变幻(李斯就是缩影),最后到如今还在过的老节气(重阳),都给串了起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