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白酒市场上,有好些酒曾经当年红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呢?“跌落神坛”,基本看不到了。

中国白酒市场啊,除了少数常青树以外,更多的是来来往往的“过客”。架不住市场竞争越来越凶,对手也越来越多,某些白酒品牌说不行就不行了。不少当年大名鼎鼎的酒,现在都从高处跌下来了,没了往日风光,基本没人提了。咱今儿个就聊聊数数,那些在中国曾经火得一塌糊涂,如今却没啥人问津的几款名酒。
①六曲香
六曲香,是山西产的一种清香型白酒。它用的是老辈儿传下来的清香酒传统工艺,主要原料是高粱。在它最风光那会儿,卖得比山西老大汾酒还要好,可见当年有多受欢迎。

但1998年山西那场震惊全国的假酒案(工业酒精勾兑酒),可把整个山西白酒的名声都搞臭了。六曲香作为当时的大牌子,也被严重牵连,无辜背了黑锅,消费者信心一下子垮了。打那以后,它就一蹶不振,现在基本没啥人提,更别说买了。
②国康1935
这款53度的酱香酒,老酒友们基本都听说过,这是贵州本地的老牌子了。这几年在互联网上口碑越来越好,不少懂酒的人都推荐它。此酒不仅酒质稳定,还是正宗的大曲坤沙工艺酿造而成,价格也就一百出头,性价比非常高。酒厂扎根贵州仁怀地区已经32年了,一直坚持品质为先,是以此酒在小众酒友圈里,口碑非常好。

虽然中国产酒的地方不少,但说到正宗酱香型白酒,还得看贵州仁怀。这里独特的气候和环境特别适合酿造优质酱酒,国康1935正是利用了这一天然优势,再加上核心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才造就了它出色的口感。此酒采用当地优质红缨子糯高粱酿造,每一批酒都要经过整整五年的窖藏陈化,确保酒体稳定、风味醇厚。

一款白酒能在市场上站稳几十年,靠的不只是名气,更重要的是品质过硬。国康1935能被这么多酒友长期喜爱,除了口感好之外,还因为它用了五年以上的陈酿,并加入十年老酒勾调,因此酒香浓郁,入口带有明显的粮香和老酒陈香,酱香味十足,无论是宴请还是自饮,都很合适。
③五醍浆
五醍浆是产自江苏,是纯粮食酿造的好酒。它用的是本地产的优质高粱当主料,靠的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老技术,使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酿制。

以前老百姓都挺认可这个牌子,买的人不少。可惜啊,后来市场风向转得快(喝什么香型、看什么包装、认什么品牌都在改变),五醍浆市场响应速度不够快,没太摸准这些新路子。再加上,也不太会吆喝自己(品牌推广没跟上),结果呢,买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销量一年不如一年。
④老明光
老明光,这酒当年可是安徽白酒的头块招牌,妥妥的省酒名片。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绿豆当主要原料(这在白酒里挺少见的),纯手工酿制。酿出来的酒颜色透亮,带着点独特的绿豆青,看着就清爽,喝起来口感醇厚饱满。90年代之前,它在全国那也是响当当的名号,火得很。

可惜啊,到了90年代,白酒市场风云突变,各路新秀崛起,竞争一下子激烈起来。老明光因为市场步子没跟上,在宣传、包装方面也没玩转,渐渐就掉了队,风光不再了。
⑤分金亭
分金亭,江苏的老牌名酒,在80、90年代那会儿,可是风光得很,卖得比现在如日中天的洋河还要火!但后来形势变了,市场越来越开放,竞争也激烈了,大家的口味和消费习惯也在变。

分金亭呢,有点“慢半拍”,没及时跟上这些变化,比如包装升级、品牌宣传这些都没跟上,结果牌子慢慢就没那么响亮了,地位也逐渐下滑。
在如今这个白酒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品牌的兴衰更替早已成为常态。回顾前面提到的几款酒,它们曾经风光无限,也曾是无数酒友心中的“白月光”,但终究没能跟上时代的节奏,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