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书法、舞蹈、绘画……社区公益课堂,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吸引了年轻人过来授课。这种“朝阳”与“夕阳”的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连日来,记者走进多个社区发现,年轻人带来新鲜视角和知识,也被老人身上的热情感染和治愈。一场场动人的“双向奔赴”正在不断上演。
杜宇菲(左一)给老人讲解智能手机操作
热爱生活
23岁的杜宇菲,绘声绘色地讲着如何在智能手机上剪辑视频、订外卖、打车……20余位老人听得津津有味。每周一下午,在十二院城社区的手机课堂上,都能看到这一幕。
很多老人“玩不转”智能手机。社区开课,经网格员李瑞芳牵线,杜宇菲成了这里的公益讲师。“每节课2个小时,我担心他们坐不住。”杜宇菲是一所培训机构的老师,平时接触的多为中学生。面对“老学生”有所顾虑。然而,第一次来社区上课,她就被老人们的状态打动了。
老人们非常积极,早早来等着,下课后还舍不得离开,说时间过得太快了,还想多上一会儿。杜宇菲精心准备了教案,尽可能把生活中能用到的手机功能都教给大家。
老人们有了点滴进步,都会和她分享。一天,68岁的侯大娘发来一段视频,画面是公园盛开的芍药花,还配了音乐。随后,又发来微信语音:“小杜老师,我做的视频,你帮我看看咋样?”听得出,老人很激动。
杜宇菲说:“老人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习新知识的劲头,都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李思雨(左一)教老人书法
教学相长
“握笔要紧,下笔要稳。起笔藏锋,收笔回锋。”71岁的郑大爷将书法口诀写在本子上,默念几遍。29岁的李思雨,在小黑板上写下楷书,让大家临摹。
李思雨从小学习书法,2023年得知众纺路社区开设公益书法班,主动请缨担任授课老师。社区书记很高兴,特意安排网格员王和当“助教”,每次上课前帮忙准备投影仪、小黑板等教具。
每周两堂课,一间多功能活动室内座无虚席。李思雨惊讶,想学书法的老人真不少。课堂上,她带着老人们一笔一画练习。课后,还会与大家分享有趣的书法典故,从王羲之的“墨池”到颜真卿的刚劲风骨。老人们听得入神,不时讨论几句。
有一次,她情绪低落。秦大爷察觉到了,特意写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相赠。这个举动让她感动了很久。她说:“经常和老年人打交道,我也收获很多,原本的‘急性子’变得平和,稳重多了。”
李梅瑞(站立者)在公益课上教二胡
常被感动
玉园南社区的音乐课堂上,22岁的李梅瑞手持二胡,讲解着运弓技巧。教室里,20余位银发学员全神贯注,努力记着每个细节。
李梅瑞毕业于山西工商学院,专业是音乐表演,每周来社区讲一堂公益课。“李老师,听听我这首《良宵》,拉出了‘拖拉机’的气势!”68岁刘大爷的一句自嘲,引来其他老人的笑声。李梅瑞又耐心教了一遍,这次明显改进。她很喜欢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
老人们不急不躁、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令她佩服。72岁的张大娘为记住乐谱,将音符抄在小卡片上揣进兜里,随时掏出来看一看;65岁的王大爷每天清晨到公园练习,只为攻克一个颤音。
李梅瑞就职于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压力挺大。有一次,老人们看出她情绪低落,合奏了一曲欢快的《喜洋洋》,给她加油鼓劲。“长辈们的关心,让我感动。”她真切体会到,二胡弓弦间,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跨越年龄的温暖。
郭一玉(台上)教老人们电吹管
学会乐观
28岁的郭一玉,是纺织街社区音乐课堂的电吹管老师。他的银发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0多岁。
老人们手指不灵活,乐谱记不牢。他放慢节奏,手把手教他们按键,把乐理编成顺口溜。居民王大娘开玩笑说:“小郭老师,我脑子转得慢,你可别嫌弃。”他笑着鼓励:“您吹得比上周好多啦,加油!”
刘大爷总是按错音,合奏总跑调,老人课后问:“小郭老师,像我这情况,有啥好办法没?”郭一玉次日买了彩色胶带,在按键旁做了标记,辅助记音。几天后,老人乐呵呵地反馈:“这个法子好,我都记牢了。”
网格员高雅也学音乐,擅长弹奏古筝。由于基础乐理相通,平时郭一玉不在时,一些老人会来请教她。71岁的杜大爷说:“小高,你给开个‘小灶’,我得多练习,别给小郭老师拖后腿。”
几个月下来,郭一玉对每次上课充满期待:“爷爷、奶奶们对学习的热爱,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获益匪浅,希望能一直在社区带课。”
王亚萍(前图右者)教老人跳舞
温暖治愈
“右手往上提,转圈……这个动作不要忘记,我们再来一遍。”在朝阳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层,伴着音乐声,28岁的王亚萍带着一群老人练习跳舞,室内活力十足。
社区的舞蹈课很受欢迎,20余名学员中,最大的72岁,最小61岁。老人们觉得,跳舞既能心情愉悦又能锻炼身体,尤其满意这位年轻老师。“亚萍老师很温柔,一遍遍地教,特有耐心。课下她会在群里上传分解动作的视频,帮大家巩固课堂内容。我们可喜欢她了!”王亚萍则认为“老人们很优雅,特别体贴。”
有一次上课,她没休息好,精神不佳。老人们围拢过来,拉着她的手问:“亚萍,生病了?还是遇到了烦心事?”“你要有啥事,可得和我们说,大家一起出主意。”长辈们的关心,让她倍感温暖,觉得很治愈。
“老年人学,年轻人教”的场景,在其他社区也能见到,一次次互动,感动着彼此。老人们说:“年轻人有活力、有爱心,和他们待在一起,开拓了视野,学到很多新知识,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了。”年轻人说:“老人们有耐心、心态豁达。从他们身上,学习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记者 李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