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复了《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落地实施后,会给市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据介绍,在历版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下,本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辽阳东路、重庆路等城市快速路,多条地铁线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次《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战略要求,把交通服务的人性化、精细化提升作为规划重点,切实增强人民出行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体现在市内出行和对外出行两大方面:
一是市民的市内交通出行品质将进一步得到完善提升。城市路网体系不断完善,道路网密度不断提高,路网整体承载力与韧性进一步加强,辅以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高峰时期交通拥堵将大为缓解,跨区联系将更加便捷高效。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更加发达,将形成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常规公交为辅的公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站点800米半径人口岗位覆盖率达到70%左右,常规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100%,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换乘进一步紧密,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会更加便捷、舒适。
停车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提高泊位供给、存量泊位共享利用、停车需求引导等多种举措,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城市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给体系,老旧小区、医院、旅游景区、大型交通枢纽周边停车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
慢行路权得到充分保障,慢行网络的连续性和功能性不断提高,形成步行友好的“15分钟步行生活圈”。
街道空间整体有效管控,从建设、管理、使用等多个角度进行道路空间安排,重视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城市道路路权逐步向以人为本、协同共治的方向转变。
二是市民通过机场、铁路、公路等方式的对外出行将更加高效。胶东国际机场规划构建了由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地面道路组成的全天候交通集疏运体系,基本实现市民1小时以内到达机场,再通过胶东国际机场发达的国内和国际民航网络,市民中长距离出行需求得到充分保障。青岛的国铁线路及铁路枢纽体系进一步完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铁路枢纽与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更加顺畅便捷,将极大缩短市民至铁路枢纽的出行时间,实现青岛与京津冀、长三角、沿黄流域等核心城市之间3小时左右互达。
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加密和提升,通过对既有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新增加密高速线路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本市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可达性,大大缩短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并加强了地区间人员、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推动地区协同发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于红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