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鲁木齐近郊乡村游三热齐发 假日经济催生“田园+民宿+美食”消费新体验

更新时间:2025-05-06 11:24:00

在水磨沟区石人子沟街道石人子沟村的石人农场,稻草艺术装置成为亲子家庭游玩的热门打卡点。(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露营区域,游客休闲聚会享受假期生活。(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在天山区红雁街道乌拉泊村举办的花卉节上,游客拍照留念。(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5月2日晚,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乐野民宿,乐手现场演奏。(全媒体记者郭军鸽摄)

在米东区铁厂沟镇大草滩村举办的美食大赛活动上,游客品尝辣子鸡。(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郭军鸽 牟敏 王磊 盖煜 唐红梅 史传芝)5月的暖阳倾洒达坂城,千亩杏花林化作粉色云霞翻涌,举着风筝的孩童在田埂间追逐嬉戏;20公里外的南山脚下,“云端小筑”民宿内咖啡机持续嗡鸣,假期前三天入住率飙升至98%;米东区铁厂沟镇的农家乐里,土灶烤全羊的焦香裹挟着“老板再加桌”的呼喊穿透院墙……

这个“五一”假期,乌鲁木齐近郊乡村游呈现“三热”共振态势――山水田园以自然风光引流,精品民宿靠优质服务留人,特色美食凭地道风味锁客,创新打造“白+黑”深度体验模式,推动游客从“打卡即走”升级为“深度体验”,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正强劲点燃假日经济新引擎。

山水揽客

好山好水好风景,趁着假日,近郊乡村多彩活动迎来游客不断。

5月5日,走进水磨沟区石人农场,一片热闹的景象,游客们有的在草坪上搭起帐篷,有的与家人朋友支起烤炉,有的在稻草人前拍照打卡赢取“石人金币”……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几个闺蜜约起来,带着老公和孩子来石人子沟游玩,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自然环境很美,服务也很好,大家玩得很开心。”家住天山区的游客田艳说。

“五一”假期,石人农场开启“第二届大地艺术节――粉色稻草王国奇遇记”,游客不仅能体验1000平方米绿雕迷宫探险、粉色稻草艺术工坊等亮点项目,还可漫步春日花海、享受自助烧烤乐趣、探索沙漠王国。此外,小朋友还能闯关获得“石人金币”,参与拍卖或免费体验儿童游乐设备。

水磨沟区依托自然景观、人文造景、体育活动、特色美食等旅游文化资源,打造了东部三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包括石人农场大地艺术节、水墨天山徒步道、鸟巢阵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5月4日、5日,石人农场每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西湖街道马家庄子村,村委会附近的乌鲁木齐第一榆文化广场边,有一棵树龄数百年的古榆树。“五一”假期,市民刘悦带着家人前来游玩,还在附近的马文化产业园参观马厩,了解了马文化。

近年来,经开区(头屯河区)持续加大对马家庄子村的投入,通过打造相关的旅游项目,让古榆树周边有了马文化产业园、休闲区、农家乐等,游客经常骑行、自驾来这里欣赏赛马比赛。

“没想到近郊还有这样一处好地方。”刘悦说,她和家人还在农家乐吃了饭,逛了乡村巴扎,非常惬意。

小朋友大朋友们一起泡豆子、磨豆子,亲手制作豆腐。户外的大田里,有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移栽西红柿、辣椒等菜苗……

在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镇的塞外水乡生态农场,塞外水乡度假村经理张翠丽说,农场全年都有农耕主题研学活动,有种植、犁地、打草、采摘、磨豆腐等农活体验,还有穿插其中的古诗词欣赏、民俗谚语和节气知识讲解等,孩子们在活动中拓展了知识面。

在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的六亩半手作文创园,市民王琴琴带着5岁的女儿一起寻找苇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苇叶煮制成染料,一起将一件白色短袖扎染成独一无二的手作T恤。“能学到知识,还能增进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挺好的,整个人都很放松。”王琴琴说。

除了植物扎染、古法制香等,六亩半手作文创园还为大家提供采摘、制作风筝等研学活动。小朋友们能在教室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在田间地头除草捉虫。

民宿留客

篝火狂欢、草坪咖啡、露营烧烤……西安游客段欣理想的假期模式,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的闲在童趣民宿实现了。

作为一家亲子主题民宿,“五一”假期,闲在童趣民宿以丰富的、个性化的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足不出民宿”就能享受到精彩多样的行程。

“民宿有亲子游戏、篝火派对、小动物喂养等,一系列活动我们都参与了,很热闹,也很有趣。”段欣说。

“住”是旅游链条中的刚需。近年来,乌鲁木齐民宿产业规模正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成为发展休闲旅游的“新宠”。各种“民宿+”新业态也让乡村旅游由观光式消费升级为体验式消费。

“五一”假期,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的乐野民宿里,一场夜晚音乐会一次次将现场氛围点燃。在吉他的伴奏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吃着热腾腾的火锅,找寻那份松弛自由。大家或拍照录像记录下精彩瞬间,或伴随欢快的旋律摆动着双手,不时送上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这种既浪漫又有烟火味、生活气的氛围,让整个场地都散发着快乐活力的气息。”游客段晓雨说,特别是热闹过后,还能睡在山景间的民宿,真是假期里的美妙享受。

“火爆程度出乎意料。”乐野民宿负责人周成说,把民宿与音乐、餐饮、文化等融合,把单一的“住宿”转化为“住宿+N”,多元化的体验点,让更多游客在这里玩得开心,吃得舒心,同时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住宿体验。

位于乌鲁木齐县永丰镇上寺村的“花儿・上寺”田园文旅综合体,原木门、白色围墙、干净透亮的玻璃窗……一座淡雅却又带着几分俏皮的白房子跃然眼前,这就是六月瓣咖啡馆。

走进咖啡馆,随着研磨机轻轻转动,咖啡豆被缓缓研磨成细腻的粉末,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浓郁诱人的香气。在咖啡的醇香中,人们或交谈、或看书、或拍照,还有的人望着远处的宁静田园风光遐想发呆,放空自己。市民朱颖和家人一起来玩,在她看来,面向乡野田间,迎着徐徐微风,静品咖啡醇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在宁静的村落间和老公品一口咖啡,看着儿子在大自然里奔跑嬉闹,惬意!”朱颖说,城里的咖啡店遍地开花,但“村咖”最大的魅力是“碰撞而生的新场景”和“带不走的风景”。

“城里的咖啡是用来‘续命的’,这里的咖啡是用来感受慢时光的。”市民王嘉宇每逢节假日都会到六月瓣咖啡馆坐坐,观山、听雨、沐风,一切烦恼都在大自然的浪漫中消散了。

美食锁客

5月3日12时,米东区三道坝镇浔疆四季家庭农场门口,市民王浩一家连续3次拨打订餐电话未果,最终将车停在路边,无奈加入排队人群。

“听说这里的倒辣子是招牌,孩子馋了一路,没想到连院子里的石凳都坐满了人!”王浩笑着摇头,眼中却难掩期待。这个“五一”假期,米东区近郊农家乐变身舌尖打卡胜地,特色美食引发的一桌难求现象,生动展现着假日消费的蓬勃活力。

土灶腾起的烟火气,让农家小院化作人气爆棚的流量场。“以前游客进村是看风景,现在都是奔着美食来。”三道坝镇青云绿野农庄负责人李志华感慨道。假期前三天,农庄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自种的蒲公英、苜蓿等做成凉拌菜成为抢手爆款。“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惦记,靠的就是让人难忘的‘舌尖记忆’。”李志华总结道。

同样的热闹场景,在达坂城区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上演。5月5日午餐时分,这条闻名西北的美食街区停满车辆,金玉鹏辣子鸡店内此起彼伏的点餐声、询问声交织,服务员穿梭忙碌。老板陈朋介绍,这正是“五一”假期的常态。

作为距乌鲁木齐市区50公里的美食地标,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汇聚了150多家餐饮零售店铺,其中辣子鸡店就有120余家。

柴窝堡社区党总支书记苏娟说,街道规划450个固定车位,并协调社区空地增设临时停车区,总计600余个车位在高峰时段依然停得满满当当。“逛完湿地公园、白水涧古镇的游客,都会顺道来这里大快朵颐,文旅融合让街区人气更旺。”

金玉鹏辣子鸡店近40张条桌、圆桌在假期常常座无虚席。“除了本地食客,外地游客也特别多。”陈朋说,不少客人吃完后会留下地址,店内日均真空邮寄订单超50份。来自广东的游客黄德不仅现场品尝,还加微信订购了两份寄给朋友,“鸡肉鲜嫩,辣子香辣带甜,太好吃了!旅途中遇见这样的美味,当然要和朋友分享。”

暮色降临,乡村大地被夕阳染成暖金色,农家土灶升起袅袅炊烟。游客们围坐其间,品尝地道美味,感受田园风光。这场由美食驱动的假日经济热潮,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