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城市注入更多“网红”基因

更新时间:2025-04-30 10:13:00

□段科

董宇辉曾在自己的小作文里这样描写内蒙古:“抛开过往,今天的草原之上毡房前点起篝火,一碗烈酒激起心中豪放。草原上赛起搏克,你来我往,浮现民族生息的模样……还有黄河冲出阴山后留下亿万吨细腻土壤,造就塞北粮仓的河套平原,以及机器轰鸣、资源支援祖国四面八方的白云鄂博矿场。”董宇辉的文采如潺潺清泉浸润心田,兼具诗意与哲思、温情与力量,展现出他独特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底蕴。他写给内蒙古的文字充满人性温度,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这片沃土的热爱、对祖国北疆的祝福,赋予文字独特的韵味与内涵。

最近,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奖后在评论区回复内蒙古文旅,引发内蒙古文旅账号在评论区跟进,掀起网络热议,也让内蒙古的文旅魅力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包头作为内蒙古极具特色的城市,拥有独特的资源和魅力,那么包头能否成为下一个“网红”城市呢?在网络时代,包头文旅的吸引力如何让这座城市出圈又出彩、叫好又叫座呢?

“网红城市”说的是在互联网上拥有超高人气和话题度的城市。它们通过网络传播,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进而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等产业的发展。重庆、长沙、西安、淄博、哈尔滨、天水等“网红城市”的走红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刻的底层逻辑。比如从游客需求角度来看,“淄博烧烤”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情绪价值,因为真诚是旅游消费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核心要素之一。再比如长沙、成都、哈尔滨的诸多生活化场景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对象,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氛围对游客形成强烈吸引,火锅、消夜等生活景观和澡堂、饭店等生活场所成为旅游吸引物。

在网络时代,通过网络传播是激发旅游消费的重要工具。短视频等在旅游传播中发挥着“导火索”和“助推器”作用,整个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互联网特质。比如重庆市,其8D魔幻地形、洪崖洞等景点通过短视频迅速走红,吸引无数游客前往。但光有网络的助力还不够,网络传播助推“临门一脚”,让“走红”看似偶然。想要“长红”离不开政府和居民的作用。政府有力保障是游客满意的关键所在,从淄博的“烧烤专列”、公交专线、“烧烤地图”和“烧烤护航行动”,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在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游客旅游消费环节的顺畅舒心。居民热情有爱也是游客满意的重要因素,在淄博,当地车主自觉礼让外地车辆,商家店主自发提供免费住所,极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每一座在游客心中被点赞的“网红城市”都有以上的这些特征。以此再观包头,也有成为“网红城市”的潜力和基础。

在自然资源方面,包头位于北纬40度,有广袤的草原,如达茂旗草原,游客可以在这里骑马驰骋,感受北疆的豪迈,住蒙古包,体验地道的草原生活。这里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头与走西口文化紧密相连,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体现了晋系建筑风格的内核,又融合了草原文化宽敞、厚实的本土特征。包头位于黄河几字弯的顶端,黄河文化在包头有着丰富且独特的体现,麻池古城、秦直道等历史遗迹众多,已形成了独特的渔业文化和相关习俗。沿黄河打造的景观带、公园等,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体现了包头对黄河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展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包头被誉为“稀土之都”,汇集众多高科技企业,展示着包头在稀土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工业与科技魅力独特。“稀土之乡”白云鄂博还是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发生地。民间艺术在包头也有传承和发展,如剪纸、面塑等。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常常以黄河、草原、农耕等为主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头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比如羊肉稍麦、羊肉火锅、黄河鲤鱼、烤焙子、烧烤、奶皮子糖葫芦等等。除了以上这些,包棉1958、天下黄河第一村、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春风十里等项目,也有先天的网红“基因”。

包头如果成为全国网民关注的“网红城市”必将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为文化创意、科技、教育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让更多人了解包头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特色产业,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网红效应还可能带动城市老旧街区的改造和更新,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迹,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若想成为“网红城市”,包头还需从多个方面再发力。比如在挖掘城市特色方面,包头已拥有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等亮丽名片,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发展优势,可以以此推出特色IP,打造一流赛事和文化氛围,实现聚人气、汇商气、添活力。利用好工业资源,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如包钢工业游,让游客感受钢铁工业的魅力。在网络传播上,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鼓励游客分享在包头的旅游体验,制作精美的宣传短视频,展示包头的美景、美食、文化和特色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另外,市民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认同、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切实的幸福感,也构成了“网红城市”的深厚根基。这种源自内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仅是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生动力,更是吸引外界目光的独特魅力所在。唯有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让本土文化成为共同的精神纽带,才能激发群众主动传播家乡的热情,形成“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良性循环,为城市走向“网红”之路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与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