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 伍勇
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50米的红山上,依山修砌的布达拉宫,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被人们誉为“世界屋脊的文化艺术宝库”。如今,在与之相隔数千里的成都平原上,当人们走进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博物馆,也能在这一古蜀文明的璀璨之地,邂逅来自高原的文化瑰宝。
4月27日,阔别两年之久,三星堆博物馆四号馆(原综合馆)再度开启,“焕新”为世界遗产主题馆,“世界文化遗产主题系列特展”首展“布达拉宫——来自高原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开启。展览现场,荟萃布达拉宫珍藏的木构件、经卷、服饰、生活用具等诸类展品110套186件,有超三分之一的展品为首次出展。

展览现场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尽显粉彩工艺之精的粉彩八宝纹茶碗、造型优美别致的铜鎏金龙柄执壶、展现了古代匠人卓越技艺的金质双龙戏珠菊瓣纹盘……步入展览中,观众在一件又一件精美文物中,领略着布达拉宫的不朽风华,也完成一场与高原明珠的隔空对话。
阔别两年归来
世界遗产主题馆正式开放
什么是世界遗产?又根据性质和形态分为哪几类?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当下,人们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的世界遗产主题馆中,细细阅读展览上呈现的文字,就能知道不少知识点,了解到世界遗产的全球标准与中国答卷。
据介绍,三星堆博物馆四号馆(原综合馆)时隔两年后归来,全新打造为世界遗产主题馆,将兼蓄不同地域的世界遗产主题特展,成为三星堆博物馆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沿之窗, 进一步丰富三星堆博物馆的展陈体系。该馆的“开篇之作”,即引进了“布达拉宫——来自高原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重磅世界文化遗产展览。

世界遗产主题馆正式开馆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我们希望通过引进一系列的世界遗产主题的特展,让三星堆学习中国各地世界遗产在保护利用实践中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我觉得,世界遗产主题馆是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现场,三星堆管委会副主任朱亚蓉这样说道。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这一展馆,向来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让公众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大地上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而世界遗产主题馆的展览“首秀”,就选择了始建于七世纪、伫立于海拔3750米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据介绍,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建设、保护与发展的千年历程,凝聚着中华各民族的心血与智慧。而在朱亚蓉看来,布达拉宫作为世界屋脊上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具有非常高的遗产价值。“此次展览的亮相,观众也能从中了解到西藏的历史文化,”
超三分之一展品首次展出
体会布达拉宫的不朽风华
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整个建筑依山修砌,以白、红、金三色为主基调,用雄伟的身姿,独特的雪域建筑美学和智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所以,当人们走进“布达拉宫——来自高原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展厅时,会发现映入眼帘的展览色系,就以白色、红色为主色调,还点缀有蓝色、黄色,在细微处也与布达拉宫的美学智慧所呼应。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有超三分之一的展品为首次出展,就是说,很多展品哪怕观众到布达拉宫的珍宝馆,都无法看到。展品的类型也非常丰富,涵盖了服饰、生活用具、木构件、经卷等等。”在流光溢彩的文物珍宝前,展览的执行策展人罗红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了其中的诸多小巧思。

明黄地龙纹织金妆花缎匹料 摄影 李雨心
罗红谈到,展览分为“建筑”“珍宝”“保护利用”三个部分及一个数字专厅。“在第一部分‘建筑’,主要从布达拉宫的千年营造历史和建筑美学,来进行讲述的。而在第二部分‘珍宝’中,主要展出来自高原的艺术珍品,重现布达拉宫的馆藏珍宝所承载的文化交融。”
同时,布达拉宫的保护历程是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观众在展览中可以领略布达拉宫在建筑修缮、壁画临摹修复,古籍文献保护等领域的实践。有趣的是,展览还引入布达拉宫建筑光影秀和壁画数字化展示等场景,观众可以在展览的尾部看到经数字化演绎的千年壁画。

铜鎏金龙柄执壶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展览在展陈设计上,不仅采用布达拉宫的建筑色彩作为主色调,我们还用到了布达拉宫的窗户元素等。观众穿梭于展览,在欣赏文物时,也能一步一景仿若身处于布达拉宫之中。”罗红这样说。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期间,三星堆博物馆与布达拉宫管理处将联合推出学术讲座、教育研学、精品讲解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