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消费新观察|春鸢舞天山 消费焕新篇

更新时间:2025-04-26 14:08:00

央广网乌鲁木齐4月26日消息(记者丁安 郭璁悦)春日的天山脚下,纸鸢翩跹,人潮涌动。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举办“春满丝路·鸢韵天山”山东潍坊风筝展演暨2025年水磨风筝嘉年华,以“风筝+”模式为核心,创新非遗与潮玩交融的市集经济,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游客在活动现场购买各类商品 (央广网记者郭璁悦 摄)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石人沟景区鸟巢阵,抬头看各色风筝漫天飞翔,五彩缤纷,引游人连连赞叹;低头看,非遗展区以及整齐排列的后备厢集市热闹非凡,非遗体验、潮玩文创、可口小吃等供游客选择。

游客与风筝合影 (央广网记者郭璁悦 摄)

制作民族服饰的“新疆惠姐”带来了自己制作的擀毡作品,游客纷纷在摊前挑选。“这些小饰品都是我们手工制作的,使用了哈萨克擀毡技艺,不仅有小饰品,还有毛毯、服饰等各类家用物品。”“新疆惠姐”热情地为往来游客推介自己的作品。另一边,来自潍坊的风筝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扎制技艺,游客可亲手参与风筝绘画与骨架组装,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多样的体验唤醒了春日的活力,“我们希望通过活动,来解锁‘文旅+商务’‘文旅+体育’等消费新场景。”水磨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局)局长李文武说:“‘五一’期间我们还有一系列的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天山明月城的开城仪式以及‘丝路有戏’主题体验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文旅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风筝与游人交织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乌鲁木齐市民王先生说:“带着孩子来放风筝,现场还有各种小吃和体验,不仅让孩子实现了亲近自然的愿望,还能锻炼身体,我自己也好像回到了过去,以后也要定期组织家庭出游。”

现场制作风筝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一场风筝嘉年华,折射出文旅消费的升级路径:以文化为魂、以场景为体、以IP为链,水磨沟区正将文旅活动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能,为全域旅游发展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各类手工艺商品 (央广网记者郭璁悦 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