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妍
日前,随着“咻”的一声,搭载AI技术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湖州市安吉县浒溪流域开展巡河作业。途经浒溪天荒坪段时,一处违法侵占水利红线的建筑物引起了“AI河长”的注意。通过AI识别抓拍、图像自动比对,“AI河长”及时把相关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为河湖治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记者从安吉县水利局获悉,为破解河湖治理中巡查效率低、问题发现滞后、基层河长负担重等难题,安吉以浒溪流域为先行试点,依托技术创新,驱动河湖管护模式迭代升级,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空天地”一体化河湖监测感知智慧巡查体系。通过构建“AI河长巡查+问题闭环流转+报告反馈河长”的河湖管护新模式,巡河效率提升了70%以上,问题发现精准率提升至90%以上,在大幅减轻河长巡河负担的同时,也为全省河湖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2025年4月,浙江省河长办印发了《关于学习推广越城区、安吉县“AI河长”经验做法,加强智慧河长巡河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各地学习借鉴越城区、安吉县“AI河长”的先进经验,推动智慧巡河落地见效。
“今年,我们已完成20个无人机机场、3条自动巡飞航线的布设,通过4架无人机和浒溪流域‘AI河长’管理平台的贯通,成功构建了‘空天地’立体监测网。”安吉县河长办主任叶亮介绍,传统人工巡河,容易出现水域覆盖不足、效率不高、漏检误报等问题。有了“AI河长”的技术加持,可以精准锁定河湖“四乱”问题,自动识别抓取河湖违法行为,实现水质异常实时触发预警提醒。目前,试点流域的问题发现效率提升15倍。
同时,“AI河长”管理平台实现了终端数据接收、线上问题复核、问题派单交办、整改情况回流、问题销号建档的全链条处置,问题处置速度大幅提升。从运行情况来看,“AI河长”所确认的问题,1小时内就会被推送至基层河长;问题整改完成后回流平台,县河长办1小时内完成复核,整改周期平均压缩了10天以上。
“随着‘AI河长’的加入,实现机器跑腿、数据说话、河长处置的新格局,也让河长实现了从‘巡查员’向‘指挥官’的转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河湖治理的精细化管理中。”安吉县水利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