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提振消费,安徽方案来了!

更新时间:2025-04-24 17:06:0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从八个方面共提出30条举措。前七个部分部署实施消费能力提升、新型消费培优、传统消费升级、外来客源引留、消费设施提升、消费环境改善、限制措施清理优化等七大行动,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第八部分从长效机制、投资支撑、财政政策引导带动、金融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提振消费的安徽方案,有哪些亮点?

  近期多个省份出台了消费提振方案,相比来看,我省方案有哪些亮点?

  据介绍,安徽在全国率先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方案,并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注重国家导向与安徽实际的结合。把推动老百姓增收减负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通过实施岗位挖潜扩容、技能照亮前程、百万大学生兴皖、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等行动,促进城乡居民稳定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老人、小孩、学生等重点群体社会保障,强化困难群体帮扶,切实减轻居民生活负担。特别是,把消费促进和消费帮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支持打造线上线下综合平台,引导各类主体扩大脱贫地区农产品和文旅服务采购帮销,更好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实现增收与消费良性互动。

  主动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引导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经济、户外运动等新兴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焕新升级,对来省内开设首店、举办首演首秀活动、主办会展赛事和文化演艺活动、培育“皖美消费”新场景以及消费领域重大项目给予支持。

  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并重,聚焦“一老一小”,支持建设一批“单位内”“家门口”“社区旁”托育机构,推动托育服务与职工上下班时间衔接;加力推进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助餐、老年教育、银发旅游等供给。聚焦住房保障,增加“好房子”供给,大力推进“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

  在减少消费限制方面,放宽促销活动、社区集市等商业外摆限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错时开放共享,减少对大众消费场所不必要的行政检查,让城市消费更有“烟火气”。

  安徽还注重财税金融支撑,联动形成政策合力。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对重点消费品类给予补贴,如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在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创新消费场景。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优化信贷服务,面向消费者,适度提高个贷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探索开发放心消费保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保险,免除消费后顾之忧。面向企业,设立消费类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保障消费金融服务链条畅通。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约270亿元

  去年以来,国家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等重点领域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非常受大众关注,今年以来安徽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情况如何?

  据发布会介绍,截至4月23日,2025年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政府补贴33.4亿元,带动销售额约270亿元。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7.7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8.2%,拉动限额以上增速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1%,拉动限额以上增速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3C产品均实现30%以上增长。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一站式”申领,目前,云闪付、工银E生活、京东支付、翼支付等17家金融、支付机构APP平台,已实现与省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补贴资格券在各平台上互享互用,消费者消费方式更加多元、便利。同时,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门店信息进“民生服务主题地图”,推广“龙头企业+个体”等以大带小模式,扩大活动城乡网点覆盖。消费者可通过政务地图查询参与门店位置、联系电话等信息,目前,全省参与商户1.2万余家、门店2.3万个,其中县域商户占比约51%。

  在机动车以旧换新方面,全面推广《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电子化,将《回收证明》的平均出具周期由10—15天缩减到2—3天、手续齐全的立等可取,减轻了企业负担、简化了办事流程,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方面,推出“线下门店收旧购新同步”“线上购新线下交旧取新”两种模式,着力解决回收价格难协调一致、线上实施堵点难点等问题。今年活动启动半个月,电动自行车换新量就超过去年总量,截至4月23日,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已置换15万辆,政策拉动效应明显,电动自行车市场迎来换新热潮。(记者 彭旖旎 许梦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