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成渝中线高铁擘画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04-17 10:22:00

巴蜀大地春潮涌,交通动脉启新程。4月1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玄天湖双线大桥顺利合龙,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北站起,经渝北、璧山、铜梁等区县进入四川,终至成都站。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纽带建成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双城时空距离,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注入澎湃动力。

“交通+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作为连接成都、重庆两大西部中心城市的直线通道,成渝中线高铁通车后,成渝双城通行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进一步释放既有线路客运、货运能力,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成渝主轴高效流动。依托“双核”辐射效应,璧山、大足、资阳等沿线城市将加速融入主城产业链分工,为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双圈+全球”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支点。高铁飞驰处,内陆变前沿。成渝中线高铁向北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枢纽实现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立体交通网络,将川渝地区的汽车、光伏产品等纳入全球物流循环,助推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转变为“前沿阵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

“轨道+文旅”协同创新,擘画民生幸福新图景。高铁作为区域经济的“加速器”,其红利已得到充分验证。成渝中线高铁穿越巴蜀文化腹地,将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文化遗产融入“一小时旅游圈”。沿线城镇将依托“高铁经济”培育非遗活化、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让沿线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对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昔日“蜀道难”叹千年天堑,今朝“川渝通衢”展时代宏图。从建设现场的焊花飞溅,到未来车厢里的笑语欢声,当川渝大地的山山水水被高铁串珠成链,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影响力的双城经济圈,必将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破茧成蝶。

(来源:中国网 作者:曹晨航 唐汉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