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国家喊你来减肥”已经成为全民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也出现了各种“减肥经验分享”帖,其中有不少帖子表示“十胖九湿,减肥先要祛湿气”;甚至有人说祛湿后一个月瘦了29斤。

社交平台有很多“祛湿减肥帖”(图源:社交平台截屏)
在部分养生会所,服务人员也会指着刮痧、拔罐后留下的痕迹提醒消费者,“湿气很重”。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祛湿真能减肥吗?
申城好网民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上海雷允上西区门诊部主任医师、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专家施毅教授表示,祛湿减肥需要厘清几个概念,不要被错误的说法所误导。
首先,肥胖并不完全是因为“湿气重”。
施毅说,准确来说,中医所称的湿气叫“痰湿”,“痰”在前,“湿”在后。部分人群肥胖,不是因为“湿重”,而是因为“痰重”。
要注意的是,中医里的“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所谓“有形之痰”,指的是呼吸道分泌排出的黏液,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痰。引发肥胖的“痰”,往往是无形之痰,由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看不见、摸不着,但会引发部分人群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肢体困重。如果比照西医指标,“痰重”的人群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问题。
再看“湿”,也并非有形之水。对湿气重的人群来说,往往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困倦等症状。
就中医而言,“祛湿”是指祛除痰湿,需要祛除无形之痰和无形之湿。而部分博主在传授“祛湿妙计”时,称身体局部出现水汽就是“把湿气排出来了”,这种说法不准确也不严谨。
其次,判断一个人是否“痰湿重”,不是看刮痧、拔罐后留下的痕迹,而是靠望闻问切。
施毅说,刮痧、拔罐都是通过对皮肤及皮下组织产生物理刺激,来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等。刮痧、拔罐后的痕迹及颜色深浅,与多方因素有关。一是个体皮肤状况和体质差异,皮肤娇嫩、体质虚弱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较深的痕迹。二是操作手法和力度,若刮痧时用力较大、速度较快,或拔罐时间较长、负压较大,就会使局部皮肤和血管受到更强的刺激,导致皮下血管扩张充血较甚,痕迹也就会更明显。
判断一个人是否“痰湿重”,须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如身体困重、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以及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而不仅仅是看刮痧、拔罐后的痕迹。
最后,“祛湿”要科学,不是一味追求快速掉体重,也不是盲目根据网上经验帖吃药。施毅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配合部分祛湿食物,能有效改善痰湿重的症状。比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对祛湿很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脏腑功能的修复和调节,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在饮食调节方面,一些食物具有天然的祛湿功效,如薏仁、红豆、芡实、茯苓、山药、陈皮、荷叶、白萝卜等。可以将这些食材煮粥、煲汤后食用,也可以经常喝些普洱茶和黑茶,长期坚持能起到较好的祛湿效果。

上左:山药;上右:薏苡仁;下左:萝卜;下右:芡实(图源:盒马App)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痰湿情况不同,若想通过药物调理祛湿,不能根据社交平台的“经验帖”,而是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全面了解个体的痰湿情况后,再制定适合个人的祛湿方案。
需要提醒的是,痰湿重作为致病因素,会引发多种不适症状和疾病,但不一定都引发肥胖,也并非祛湿后体重能立刻减轻。所以,祛痰湿的根本目的是恢复气血脏腑平衡,维持身体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减肥本身应当循序渐进,类似“一个月瘦29斤”的快速减肥容易引发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原标题:《探“真”:祛除湿气,一个月能瘦29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