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3日,内蒙古大范围遭遇大风、沙尘、寒潮、暴雪等恶劣天气。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压紧压实责任,从交通保障、电网运行、建设安全、民生服务等多方面积极防范应对,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
呼伦贝尔迎来入春以来最强雨雪、大风天气过程,全市启动暴雪大风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G331、G301国道部分路段交通受阻。4月11日凌晨2时47分,新巴尔虎左旗边境331国道瞬时风力达14级,暴风雪将巴图驾驶的皮卡车推出路基。
“风要把车掀翻了!”“车门要压垮了!”嘎拉布尔边境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骤响,教导员史迎春带领民警包俊源、辅警刘洪涛等驾车冲进风雪中。到达现场后,救援民警发现,被困车辆几乎被雪埋没。液压破窗器3次重击无效,铁铲插入车门缝隙的瞬间,狂风裹着雪粒灌入车内。这场与狂风的搏击,每一秒都在逼近生命极限。“用撬棍!”“压!”几人叠罗汉般压在撬棍上,车门终于豁开。5时47分许,救援民警在破晓前将被困人员送抵边境派出所。
面对寒潮、雨雪、大风天气,兴安盟各地迅速响应,以“早预警、快行动”的姿态,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安排出动保电队伍137支、人员645人、车辆141台,对所辖24座变电站,149条输配电线路开展特巡特护,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突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对路灯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灯杆底座螺栓是否松动、灯杆是否倾斜等,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扎赉特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雪为令,迅速启动清雪应急预案,通过“机械+人工”联动模式开展清雪作业。“按照随下随清的原则,我们投入清雪车辆21台、人员274人,执法人员督促‘门前三包’清雪,并将根据雪情随时增派力量。”扎赉特旗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闫国森说。
面对此次天气变化,通辽市气象局与农牧局、应急管理局、内蒙古交通集团通辽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会商研判并制定应对措施。
通辽市农牧部门及时提出防范建议,加强雨后田间巡查,及时排涝整地,为春耕播种创造有利条件;北部牧区提前加固牲畜棚舍,防范暴风雪对畜牧业的不利影响;设施农业区域重点关注大风及雨雪天气,做好棚膜加固及温湿度调控、积雪清理。内蒙古交通集团通辽分公司联合气象部门开展道路交通状况直播,实时播报雨(雪)情实况和天气变化形势,为公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面对恶劣天气,锡林郭勒盟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加强监测与预警,全力保障交通安全和农牧业生产。4月12日7时51分,位于集阿高速锡林浩特往化德方向170公里处有多名人员和车辆被困,急需营救。当地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2车11人赶赴现场。经过126分钟的紧张救援,消防人员成功将8名被困群众救出。
受强冷空气影响,呼和浩特出现大风、沙尘、寒潮天气,气温下降10度左右,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寒潮)Ⅳ级应急响应。
呼和浩特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向各旗县区安委会、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发出提示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关注特殊作业风险和重点领域。广泛宣传大风恶劣天气带来的安全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提示,引导广大市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远离树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谨防高空坠物。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或集会活动,严禁一切室外用火行为,车辆和人员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同时,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受冷空气影响,自4月10日起阿拉善迎来大风天气,阿拉善盟气象台紧急启动大风Ⅳ级灾害应急响应。阿拉善盟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迅速发布自然灾害预警提示,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应对工作。风沙天气致使道路能见度变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挑战。阿拉善盟交管部门全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在辖区事故多发及视距不良路段,增派警力定点值守、流动巡查,利用警灯警示、鸣笛喊话等方式,引导车辆减速慢行,全力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