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只松鼠冲刺港股双上市:百亿营收难解增长困局

更新时间:2025-04-09 10:18:00

大众网记者 智锋 青岛报道

凭借2024年营收重返百亿的业绩,三只松鼠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谋求"A+H"双资本市场布局。这家依托电商红利崛起的零食企业,如今转战港股背后,折射出从"流量驱动"向"资本求生"的战略转向。当互联网光环渐褪,其商业模式隐忧正成为二次上市的深层阻碍。

营收破百亿背后的利润困局

财报数据显示,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达106.22亿元,净利润同比攀升至4.07亿元。然而亮眼业绩背后,畸高的营销投入持续侵蚀利润空间。2019-2024年间,其广告及推广费用累计近60亿元,仅2023-2024年支出便超20亿元。

重金营销未能转化为品牌护城河,反而暴露了代工模式的质量失控风险。从2017年开心果霉菌超标、2021年坚果霉变,至2024年3月面包发霉事件,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发酵。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相关投诉累计超4300条。

线上依赖症未解,线下渠道难破局

2024年,三只松鼠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仍达69.73%,其中第三方电商平台贡献74.07亿元,对抖音、天猫等渠道依存度居高不下。随着电商流量红利消退、平台竞争加剧及获客成本攀升,线上业务脆弱性持续凸显。

线下拓展同样步履维艰:截至2024年末,333家门店仅贡献3.8%营收。面对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品牌以"低价策略+密集布点"冲击传统渠道,叠加营销成本高企与渠道扩张迟滞,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疑虑加深。

双城上市背后的国际化之困

在港股IPO融资构建全球品牌的关键时点,三只松鼠2024年海外收入不足百万的现实格外醒目。尽管管理层计划在东南亚建厂提升自产比例,但当前国际化基础薄弱,战略落地仍需时间验证。

当电商增长见顶、代工模式承压、行业陷入价格混战,三只松鼠亟需摆脱"营销依赖症",构建真正的产品壁垒。从网红品牌到长青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资本杠杆,更是供应链重塑、品控升级与渠道革命的系统重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