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余昌木)日前,江西省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鄢博士走进资溪县高阜镇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为机关一支部党员教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学院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理论学习与制度完善,构建“全链条、全场景、全周期”的党建育人生态。截至目前,学院11个党支部274名党员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在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在组织建设上,学院创新“党委—支部—党小组”三级融合机制,将党支部建在专业上、党小组建在教研组上,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管理和服务全过程。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员育人力量下沉一线,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思想引导、学业帮扶和心理疏导,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甘岱琳将课程思政及党务管理工作相融合,梳理破解基层党建难题的经验及方法,获全省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机电工程学院打造“赣抚工匠工作室”将“江西省技术能手”揭小林老师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形成“思政聚合”效应。
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院创新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文化浸润”三位一体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并运用军事课等平台,通过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载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实施“党建+教学”“党建+科研”等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作为抚州汽车产教联合体牵头单位,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智能网联系统等领域的技术需求,汽车工程学院党支部选拔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的优秀学生,组建“动力电池检测”“车辆总装”“智能制造工艺改进”三个专项服务小组。服务期间,学生团队将协助新能源汽车企业完成6项技术攻关任务,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车机交互界面升级等,预计可提升生产效率4%—6%。二级学院院长杨小兵说:“我们正开发‘项目制’课程模块,将企业实际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每年选派300多名学生参与企业技术项目,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调整专业群布局,与企业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先后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誉鸿锦现场工程师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汤显祖音乐与戏剧学院”,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和实践指导。将企业技术标准、岗位需求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学院创建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通过“引大师”“建大室”“传大作”,引入13名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打造“党建+非遗传承”品牌。采用“非遗大师+专业教师+学生”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聚焦专业发展,将非遗技能和文化融入专业,孵化多个创业项目参与大赛。
此外,学院还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开展党建联建项目。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开展技能帮扶、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徐光明 余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