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95后”年轻民警捐赠造血干细胞,希望患者“好好享受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18:45:00

4月2日14时,在驻京某部队医院,经过6个小时采集,北京西城一名“95后”派出所民警小刘成功捐献了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患者点亮了生的希望,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这也是北京市红十字会第735例、西城区红十字会第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996年出生的小刘是2017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那时候我在上学,一次献血时,在车上我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展板。这是好事啊,我愿意加入。”当天,小刘留下了8毫升的血样。

直到2024年8月,经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检索,小刘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相合,今年2月,确认配型成功。“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是惊喜的。这既是一次爱心救助,也是我和患者特别的缘分。”在严格体检确认身体状况良好、符合捐献条件,完成高分辨检测后,小刘满心坚定,积极准备着这场爱心援助。

捐献前期,为了能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小刘严格遵循健康指导: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饮食清淡健康,远离烟酒,保证充足睡眠,以最佳身体状态迎接捐献时刻。上周六开始,他连续注射5针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

4月2日上午8点,在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小刘平静地躺在床上,温暖鲜红的血液通过透明的导管,缓缓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小刘却仍然淡然乐观,“这个采集过程其实和献血差不多,只不过时间长点。”小刘清楚,自己的这份付出,将为这位北京的患者带来重生的可能。

入院前,小刘收到了受赠者手写的一封感谢信。“绿色代表了生机,所以我用绿色纸写了这段话……”对方写道,“谢谢您的捐助,给了我向阳而生的勇气,虽然素未谋面,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您的形象,我的身体里将流淌着您的至纯至真至善的细胞,将陪伴我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病很辛苦。希望这位患者早日康复,带着我的祝福好好享受生活。”小刘直言,如果患者未来还需要帮助,自己还会义无反顾做出同样的选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任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