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央企是什么编制

更新时间:2025-01-10 09:49:36

央企的编制是一种特殊且复杂的企业用工管理模式。央企,即中央企业,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组部、国资委或其他等有关部门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看,央企编制意味着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

央企编制在本质上属于 企业编制,但又与一般的企业编制有所不同。央企的全民所有制正式工作人员属于在编在册的正式编制,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国有企业的高管一般是国家任用的,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党委书记等都是国家编制,为副部级别。

央企和国企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典型代表,实行员工定额管理,并承担着特定的公益责任。因此,央国企是属于体制内的。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1. 通过校园招聘进入的正式员工,没有编制,但可以因为职位提升到副处级而在事业单位、央企和政府公务员之间切换。

2. 央国企的领导,如三桶油的董事长、三大运营商的领导等,是副部级单位,他们的领导是有编制的,称为行政编。

3. 军工类央企下属的科研院所,这些研究所属于事业单位,其编制类工作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而不是企业编制。

综上所述,央企的编制主要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和临时工。正式员工是央企中最主要的员工群体,他们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招聘和选拔程序,如笔试、面试等,才能成为正式员工,并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合同工和临时工则分别与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合同或由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建议:

对于希望进入央企的正式员工,应通过校园招聘等渠道,并了解相关岗位的编制情况。

对于央企的领导岗位,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管理能力,且通常会被纳入行政编制。

对于军工类央企下属的科研院所,其工作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这类编制相对较为稳定,但通常不涉及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