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里上的第一门专业课,是《管理学概论》,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讨论过一个问题:
管理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大家各抒己见,不过最终也一致同意教科书上的说法: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这个前提下,问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恐怕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以下,我就自己所学的管理学知识,以及这么多年在企业里的观察、实践,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https://static.fmbk.net/images/2024/12/29/91abd521a73f6da4727a5e8e71f75fc4.jpg)
管理的两项重要工作任务
实践中,一般会有一个比较能够达成共识的说法,那就是管理可以划分为两大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个是管人,一个是理事。
管人,也就是管理者要负责自己团队人员的选育用留等一系列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事务,以确保部门短期和长期都有合适的人选可用;
理事,则是要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部门的定位和职责,来处理好确定目标,并最终落实、完成目标的一系列事项。
管理的核心,也就是将“管人”的核心与“理事”的核心相加。
![](https://static.fmbk.net/images/2024/12/29/48dc168873fc59c410d69f6391b35c5c.jpg)
“管人”的核心,是要理解下属都是跟自己一样有物质、尊重和成长等需求的人
做管理的入门级心法,就是要意识到:
下属能够发自内心地跟你一起努力完成部门目标,一定不可能是因为你的权威,而是他自己能从中获得好处。这好处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方面的、获得尊重和成长方面的、获得团队归属感方面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首先承认和看到员工和下属的这些需求,具体可以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然后再不断地去审视:
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做出改变和努力,以便更好地满足下属和员工现阶段最迫切的各类需求,并兼顾其它需求。
当管理者自己要求自己坚持这么做,那在“管人”这件事上,就不会做得太差。
![](https://static.fmbk.net/images/2024/12/29/f0b69a2443b96d6e0c95aa8ac300e7f4.jpg)
“理事”的核心,是目标导向和确认原则
如果说,管理者在“理事”过程中,感到事情都是一团乱麻是常态,那么理清这些乱麻的“线头”,就是目标。
当确认了目标是什么,很多事情的轻重缓急,应不应该做、是不是应该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会更加复杂,有时候会陷入两难困境,比如,各有利弊的两个方案,到底要如何选择等,通常解决这类问题,在目标导向之外,还要加一个“原则”。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一个重大的采购项目,最终的两家供应商的方案都很出色,难以抉择,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启动“原则”来推动下一步:
比如,公司或者你个人做事的原则是谨慎稳妥为上,那你就可以选择那家相对更知名更大牌、历史更悠久的公司。如果公司或你个人做事的原则是民主决策,那可能就会考虑成立一个决策委员会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