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通常是指合同的一方未能按照约定的条款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的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以下是合同违约的相关要点:
违约的认定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的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条件,即构成违约。
如果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也属于违约。
违约责任的承担
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这可能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
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应在合同中事先约定。
违约金的约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即违约方需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赔偿。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守约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
如果违约金过高,违约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损害赔偿的范围
赔偿损失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合同的实际成立
合同的实际成立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律条件,如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明确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和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原则。
了解这些要点有助于在合同违约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