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学士、硕士、博士、教授、助教这五个名称的古今含义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24-10-09 09:02:59


一、学士、硕士、博士的由来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创始于欧洲中世纪,我国直到1935年,才由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这是我国实行学位制的开始。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按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据此,有人便以为学士、硕士、博士的名称是舶来品。其实不然,最早发明和使用这些名称的,是我们的祖先。

学士之称,始于周代。《周礼·春官》中就有“诏及彻,帥学士而歌彻”的记载,当时专指读书的文学之士。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成了一种官职。唐代设翰林院,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和写作班子,分别置侍学士和侍讲学士,为皇帝陪读、陪讲经史、备作顾问。唐玄宗时,更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有“内相”之称。于此可见,皇亲对学士的看重和礼遇了。

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才华的饱学之士为学士,“饱学”是现代学士和古代学士相承之处。古代的饱学之士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的苏东坡“苏学士”了,堪称一代文豪、文化巨人。宋代的黄庭坚、秦观、张耒(lěi)、晁补之皆出自苏轼门下,号称“苏门四学士”。

另外,学士和大学士差距很大。学士多是舞文弄墨、实权不大的官员,可是大学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唐宋时代,学士前加“大”的都是宰辅大臣,内阁长官。明代以内阁大学士主持政务。清代的大学士,地位尤为优崇,由明代的正五品提高到正一品,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其任务是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充当皇帝顾问。

硕士这一名称始于五代,《新五代史·宦者列传》中说:“前后左右者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硕士是硕学之士,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但一直不是官职。

博士起源于战国时代。当时的齐、秦、魏、赵等国均有博士,有的称“博闻师”。他们都是博学之士,很有学问,熟知经籍、古今典章、史实。博学,是现代博士与古代博士相承之处。但古代的博士并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官职。从战国到西汉,博士是君主、帝王聘任的顾问官、侍从官,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身边有70名博士,他的有些政治决策,当时出现的彗星、地震等现象,甚至他做了什么梦,都询博士的意见。针对民间反对他的民谣,他还叫博士们创作歌颂他的诗并谱成曲,到处传唱。

汉武帝时,还设立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也是一种教职。汉初,《诗》《书》《易》《礼》《春秋》每经设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那时很多大官,像公孙弘、董仲舒等都是博士出身。至南北朝,博士则专指精通一艺的职官名,如晋代有律学博士,唐代的医学博士、算学博士,宋代又有书(法)学博士。

由此可见,学位制创始于西方,但学位三级名称在中国古已有之,只是我国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现在的学位名称含义不同罢了。

二、教授、助教的变迁

现代高等教育中,教授是最高的教职,助教则是低级教职。可是古代正好相反,助教的地位比教授高。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我国古代的大学说起。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了博士大儒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最高学府——太学。设五经博士教学,有弟子50人。东汉时期,太学大为发展,顺帝时有240房,1850室,学生经常有3万多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校之一。大学生既有一般官僚子弟,也有庶民百姓的子弟。

公元276年,即西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晋王朝开始设立“国子学”,专门培养五品以上官僚的子弟,是贵族学校。设国子祭酒(博士之首,德高望重)、博士各一人(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并第一次设置助教15人,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所以,助教是出现很早的高级的教职。

教授出现于宋朝,开始只设于武学、律学、医学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州、县的学校里,职务比助教低。《水浒传》里的吴用,就是地方学校里的教授。到元代,助教和教授同为正八品,但教授仍只在地方学校中教书,地位仍比助教低。

20世纪初,西方教育制度传入我国,我国开始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高校逐渐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这个职称系列,助教、教授再也不是官职了,而博士成了学位,不再是教职。原来协助博士的高级教职助教,便成为佐助教授的低级教职,原来地位较低的教授反而成了最高教职(职称)。时代变迁了,助教和教授的含义也变迁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