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多久恶意拖欠工资

更新时间:2025-01-17 22:03:23

恶意拖欠工资通常是指 超过30天仍未支付工资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即构成拖欠工资,可能被视为恶意欠薪。

具体而言,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仍未支付工资,且无正当理由,就可能被认定为恶意拖欠。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在工资约定支付日期后的一个月内仍未支付工资,也可视为恶意拖欠。

需要注意的是,恶意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可能包括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在严重情况下,用人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以避免构成恶意拖欠工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