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看工程合同注意什么

更新时间:2025-01-11 16:03:51

在审查工程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同的基本构成

合同封面与目录:明确合同名称、双方信息、签订日期等。

合同前言与背景:简述项目背景、目的、范围等。

工程范围与要求:详细列出工程的具体内容、规模、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工期要求等。

合同价格与支付方式:明确合同总价、单价、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及支付条件。

工程进度与验收:规定工程进度计划、阶段验收标准、最终验收程序及不合格处理办法。

双方责任与义务:详细划分发包人、承包人各自的责任范围,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安全管理等。

变更与索赔:明确工程变更的程序、条件、费用调整原则及索赔的处理流程。

解读工程合同的技巧

逐条阅读:耐心阅读每一条款,特别是涉及金钱、时间、责任分配的关键条款。

对比行业标准与惯例:评估合同条款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注意模糊条款与漏洞:警惕表述不清或存在歧义的条款,及时与对方沟通明确。

记录关键日期与节点:对合同中的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标记,便于跟踪管理。

评估风险与应对措施:识别合同中潜在的风险点,如成本超支、工期延误等,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审查合同招投标要求及承包方主体资格

招投标要求:对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以及国有资金投资、政府投资项目和国际组织如世行贷款项目,必须要进行招投标。

承包方主体资格:审查承包人是否具有相应的建设施工企业资质,是否超越资质等级,是否存在非法转包或违法分包等情况。

工程承包范围的审查

范围明确:注明与招投标文件、发包图纸、工程量清单内容一致,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消火栓工程、消防喷淋工程、暖通工程、弱电工程等。

标明开工日期的成立标志

开工日期:一般标明以发包方和监理方或监理出具的开工通知日期为准,实际开工日期与约定日期不一致时,以实际开工日期为准。

审查组成合同文件的顺序

文件顺序:需标注在前者优先,对于有补充协议的,要注明与合同正文效力一致。

合同主体审查

供方能力:审查供方是否有供货能力,能否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需方能力:审查需方是否有付款能力,能否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买卖标的物(货物)的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是否写清产品全称,避免混淆产品品种。

品牌与商标:是否写清产品牌号和商标,防止以次代好。

规格型号:是否写清产品规格型号,防止交货蒙混过关。

生产厂家:是否写清生产厂家,确保产品质量。

随机备品与配件工具:是否写清数量及供应办法,防止免费提供后再借机收取费用。

标的物的数量和计量方法

数量表示:应以国家统一的标准计量单位表示,没有统一计量单位的,产品数量的表示方法由双方确定,但必须具体明确。

计量方法:应对双方使用的计量方法作出具体解释。

标的物的技术标准(含质量要求)

质量标准:是否明确约定质量标准,防止无标准交货。

合同价款

价款填写:依据相关法规填写合同价款,暂定价、暂估价、概算价等不能作为合同价款。

发包人与承包人工作条款

工作时间:双方各自工作的具体时间要填写准确。

工作内容:双方所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应填写详细。

违约责任:双方不按约定完成有关工作应赔偿对方损失的范围、具体责任和计算方法要填写清楚。

质量检查和返工

返工原因:明确返工的原因及费用的承担。

工期顺延:因返工等原因导致工期顺延的处理。

合同价款的调整

调整条件: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工程造价可

相关推荐